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和武昌区教育局提出的“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以家校社合作为核心,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体育教育模式,全力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主动作为:筑牢体育教育的基石
每年10月,学校都会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运动会期间,邀请家长志愿者分别参与比赛项目保障和班级后勤服务。家长志愿者们不仅协助教师组织比赛,还为学生提供现场指导、鼓励和帮助,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参与比赛。


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开展体育教育专题讲座,邀请体育教师为家长深入解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讲解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讲座中,特别强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涵,指出该标准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涵盖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旨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健康发展。




学校还安排每位体育老师通过线上方式与家长进行实时互动和指导。体育老师定期在群内发布学生在校的体育表现和运动数据,同时分享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建议。家长则可以将孩子在家中的体育锻炼情况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的形式上传至群内,与老师共同探讨适合孩子的个性化锻炼计划。


亲子互动:引导体育融入家庭生活
每年4月,学校都会举办亲子体育嘉年华活动,这是家校合作的又一亮点。活动设计了多种趣味体育项目,如亲子接力赛、亲子跳绳比赛、亲子足球挑战等。


为推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常态化与家庭化,武大一附小创新性地将亲子运动与家庭体育活动相结合,通过班级QQ群搭建起家校互动的桥梁,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学校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亲子运动,并将运动内容、锻炼感受等情况进行分享。

家校社协同:构建多元化的体育教育生态
武大一附小积极与武汉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借助其丰富的体育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广阔、更优质的运动空间。学校充分利用武汉大学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此外,学校还结合武汉大学樱花节开展特色体育活动。每年三月,樱花盛开之际,学校组织学生在武汉大学校园内进行徒步锻炼。通过与武汉大学的紧密合作,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育活动机会,还让学生在校园之外感受到大学文化的熏陶,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运动和知识探索的双重热情。

学校积极引入社会体育俱乐部资源,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体育指导。例如,学校与足球俱乐部合作,定期邀请专业教练为学生提供足球训练课程;与羽毛球俱乐部合作,开展羽毛球课后服务;与乒乓球俱乐部合作,开展乒乓球社团。家长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旁听课程或与孩子一起练习。
同时,武大一附小积极整合区域资源,推动学校体育校队深度参与武昌区各类高水平体育赛事。学校足球队每年踊跃参加武昌区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与区内多所学校的优秀球队同场竞技;田径队则在武昌区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展现风采,参与多个项目。在这些赛事中,家长们作为热情的观众和赛事志愿者,为孩子们加油助威并提供后勤保障,进一步增强了家校社之间的凝聚力。

展望未来,武大一附小将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积极落实《武昌区教育局加强体育工作的十条措施》,通过家校合作,为学生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体育教育平台,助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