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之窗 / 晨会专栏 / 正文

晨会专栏

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晨会讲话

更新时间:2009-05-19
A A A

杨裕民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宁静的城镇, 震动了大半个中国,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在呻吟,祖国母亲在哭泣。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神州大地上,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胡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冲上前线,全国人民祈祷祝福,这一切传递着整个华夏人民坚不可摧的意志和血脉相连的亲情。

相信大家至今仍记得温总理斩钉截铁的一句话“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面对灾难,我们坚强,坚信,坚定,坚韧,众志成城。

面对灾难,我们不放弃,不抛弃。

如今时隔一年,在全国人民的支持、鼓励下灾区人民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灾区重建的各个领域之中,据国家上周发布的消息表明,灾后重建工作在这短短的一年已完成三分之一。地震废墟上建起新小学,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灾后重生,汉旺新镇正在崛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的有效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这样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但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老师们,同学们,积极参加防震减灾活动,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自救互救的能力,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同时也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体现。让我们行动起来,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构筑一道生命屏障,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阳光、鲜花、欢笑!

200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