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纳情绪,多理解
从春节假期到学期开学的时空转换期间,有些孩子会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孩子的这种情绪状态是暂时的,通过调整是可以改变的。家长要接纳孩子的这种情绪,少责备,多理解。家长可以说的话,比如:
✓向孩子表达理解时,可以说:“我知道,开学了可能会让你有点不适应,觉得有点烦。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有,妈妈/爸爸上学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感觉呢。”
✓给予孩子心理支持时,可以说:”上学后,不管遇到什么,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和我说,我会一直在你身边支持你的,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的。”
二、用心倾听,勤沟通
注意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如果他们对新学期感到焦虑、烦躁,要多倾听、少说教。了解孩子对新学期有哪些具体的担忧,用鼓励的话语和乐观的态度帮助孩子看到新学期的积极面,比如新课程、新活动等。家长可以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
✓为孩子描绘轻松画面,可以说:“你又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聊天、一起打球啦。”
✓也可以问问孩子:“你遇到什么难办的事情了吗?需要爸爸妈妈什么样的支持?”
三、调整作息,有耐心
家长引导孩子按照开学后的节奏循序渐进、主动调整作息规律与娱乐、学习安排等。家长切忌急躁,强制孩子立刻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给孩子留下过渡的时间,尽量减少不适应带来的不良情绪。家长可以趁着开学后的这几天,鼓励孩子进行积极的作息调整。
四、明确目标,促成长
家长与孩子一同明确新学期学习与生活目标,尝试着把这些大目标拆解、细化成具体的小目标和行动计划,这样更有助于孩子化解压力,促进目标一步步实现,从而建立孩子的新学期自信心。同时,家长对孩子要保持合理的期待,在开学初期,不可给孩子施加过大压力或心理负担,不必强求孩子立即达到最佳状态,让身心有一个逐步适应和调整的过渡期,循序渐进地切换至开学模式。
在开学后的几周,家长需观察孩子对计划的执行情况,把眼光多放在孩子的积极表现上,并及时鼓励、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成就,切忌由于自身焦虑而不停唠叨、责备孩子。
五、管理情绪,有智慧
孩子从假期模式转到开学模式,对家长也是一种考验,家长也要主动调整心态,须觉察并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成为稳定孩子情绪的坚实后盾。同时,家长也应注重自我放松,适时转移注意力,避免将所有焦点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努力营造一个温馨、自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实现时空转换。
六、学会求助,解难题
如果孩子出现强烈的情绪变化,如心情持续低落、异常暴躁、莫名哭泣、睡眠困扰、食欲明显减退、兴趣丧失等,家长应高度重视这些信号,不要一味责骂孩子,而要理解并和孩子一起面对,主动向班主任或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通报情况、寻求帮助。必要时,可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服务。
武汉市心理援助热线:
1.心心语热线电话:027-85844666短号:12320-1-3
2.“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热线电话:12355
(审核:杨萍 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