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之窗 / 晨会专栏 / 正文

晨会专栏

党润童心-继承武大精神,传承武大风骨

更新时间:2018-12-10
A A A

(胡敏)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迎来了本学期第四次“党润童心”活动,今年也是武汉大学建校125周年,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四年级组的党员教师们,将和同学们分享有关武汉大学的党史精神。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于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为武汉大学,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武汉大学。在武汉大学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而那段早已逝去的遥远历史,值得让所有的珞珈学子们,油然而生无穷的敬意,感慨一脉相承的武大精神和风骨。

(毕震)1937年7月,日寇侵略中国,国土节节沦陷。次年初,武汉已岌岌可危。值此紧要关头,武汉大学于2月21日召开第322次校务会议,商议迁校事宜,决定迁至四川乐山。

自古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武大师生于民族危难、山河破碎之际开始了艰难的西行之路。1938年3月,部分教职员工与一、二、三年级学生共600余人,采用自由组合方式分批乘船溯江而上,一路栉风沐雨,几经辗转,终抵嘉州。由是武大师生日与大佛相邻,夜以三江为伴,弦歌不绝,以至八载。

(刘垒)作为曾在附小工作过的一份子,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东奔西走,无私奉献,奋力前行的足迹遍及半个中国。他执着追求真理,始终战斗在历史的最前沿。他几番临危受命,到最艰苦的环境去工作,多次力挽狂澜。无论形势多么严峻,他始终不改初衷,战斗到底,即使在斗争形势恶化,生命受到威胁,也绝不擅离岗位,直至牺牲。用对祖国、对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铸就了经霜傲雪的凌然风骨,折射出“信念坚定、爱国爱民、严于律己、勇于担当、百折不挠、敢于牺牲”的精神光芒。

(吴伟强)2004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有这样一段颁奖词“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这个人就是武大新时代党员桂希恩的真实写照。桂希恩生于湖北武汉,是武汉大学医学部传染病学教授,中国艾滋病高发区的最早发现者。1999年7月,他到河南省文楼村调查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疫情,发现该传染病是艾滋病,随即向上级报告,但未获理睬。相反,当地政府以"破坏了上蔡县的形象”为由,宣布桂希恩为“不受欢迎的人”。尽管如此他未曾放弃。2000年,他继续赴河南省调查艾滋病疫情,依旧被当作不受欢迎的人。鉴于此2001年,桂希恩教授为了证明艾滋病不会通过普通接触传染,将这5名患者带到家里同吃同住。广受赞誉。2005年10月底,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全球18名医疗英雄,其中之一就有桂希恩。

作为党员教师,作为武大一附小的党员教师,要像桂希恩那样为人、为事、为师,要像党员桂希恩那样求真、求善、求美。

(黄园)从引西学图自强,到谋求人类福祉。从筑黉舍立宏愿,到推动社会进步;从赴国难续弦歌,到实现国家富强。东湖之滨,珞珈山下的武大一附小校园文化与武大党员精神一脉相承。我校拥有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长期以来,一附小的全体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参与课改,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了“成全教育”德育校本课程和“成长在武大”系列校本课程。课题研究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目前多项省市规划课题及市区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正在逐步开展在老师们爱心、真心、耐心、细心的浇灌下,培养出一批批“健康、诚信、乐观、睿智”的人才。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把党员精神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贯穿到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眼中有远方、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牢固树立“成全教育”理念,奋力谱写武大一附小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