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 德育之窗 > 家长园地 > 正文

教育就在于养成一种终生受益的习惯

作者:江瑞琪的家长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6年03月14日 点击数: 字体:

教育就在于养成一种终生受益的习惯

(武大一附小 五(4)班江瑞琪的家长)

06年3月3日,我有幸聆听了王开敏老师的报告,报告的主题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王老师以自己切身的教学经历,让每位家长分享到王老师教学的经验、教学的快乐,我也受益匪浅。

的确,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希望他们都成为哈佛女孩、或微软小子,观察许多成功的孩子,他们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拥有健康的性格,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一、应拥有健康的性格

我也同许多家长一样,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陪小孩弹琴、绘画、文化课培优,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特别多,眼睛似乎一刻不会从孩子身上挪开。这种紧盯不舍的教育方式,能否得到理想的结果?

但是,我觉得中国的教育体系的确很象一条制造工业品的流程线,大家都遵循同样的程序,同样的标准,走进去的孩子形形色色,出来的孩子却都一模一样。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要升重点学校、小升初要考、升高中要考、升大学也要考,把考试作为第一人生目标,只要自己考试考得厉害,其它什么都不重要。有这么一个说法:就是心里最健康、最健全的学生,往往不是考试成绩第一、第二,而是名次稍微靠后面一点的,比如第五到第十。因为学校培养出来的第一名,大都属于比较自私的那一种人,比如遇到一个问题,他明明懂,可是别的同学问他,他说他不知道。他们认为得到“第一名”是最重要的,对生活中其他的东西就不太注意。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身高”。其实,大凡成大器者,不一定是智商最高的人,而是以情商立身的。那就是要有自信、有责任感、有自知之明、有自律。懂得去关心别人,懂得怎么和别人合作,怎么和别人分享。做事情要有热情,很投入,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人要有同情心,会倾别人讲话。因此,童年时代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学习知识,也体现在养成一种健全的人格和性格。

二、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

我曾经在书中看到:“态度是一件小事,却能导致巨大的差别”。这里所讲的“态度”与我们老师常常对学生说的“端正学习态度”完全不同。

聚精会神,也可说是全神贯注,显然可以提高大脑的使用效率。它不仅是一种学习习惯,也是一种学习态度,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能力。许多孩子会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上课不知不觉走神了,猛然醒悟过来,赶快听老师讲了什么,但是没有多长时间,又走神了。于是,课堂上的记忆成了一部断断续续不连惯的动画片。到了晚上,在家长的督促声中坐在桌前,摆开做作业的样子,却忽然想起白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可不一会儿,脑子又跳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他们的心里也许在担心某一件事情:妈妈会不会批评?想买一样东西能不能得到?所以“别让你的脑子走神”是开掘智慧的真正动力,而且让你的智慧看上去超越常人。

做一主动的人。聪明的学生不一定都有自觉的意识,但是自觉的学生一定是聪明的。我觉得一个人是不是天才不重要,能力强不强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动,是进取,是把潜力发挥出来,才能与众不同。

三、良好习惯的培养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