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 德育之窗 > 班主任茶社 > 正文

付出真情 享受幸福

作者:大队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4日 点击数: 字体:

临近期末,当所有学习都进入总结之时,我校的班主任工作也在相互交流中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3日下午,在学校的阶梯教室,我校41名班主任齐聚一堂,交流着育人的方法,享受着育人的幸福。

会上,杨书记对本学期的育人工作做了简单的总结并就此次交流会做了简明部署,根据我校家庭教育的传统特色和逐渐增多的特需学生的教育,我校4名班主任代表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会上,代表们交流着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分享着不同的育人故事。

申盼盼老师和王明珠老师秉承家庭教育的探究为主线,分别在家长会的形式上有所变化,更高效的做好了家校的沟通工作。申盼盼老师和六年级所有老师一起群策群力,开启了私人定制式家长会的尝试,让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不仅保障了沟通的有效性,也尊重了每一个家庭的隐私。会后,很多家长都从心底明白了“修行”二字。原来,“教育从来不是孩子的功课,而是父母的修行”。在私人定制式家长会的第一次胜利召开后,6年级的老师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期待在家校合作上,我校的家庭教育探索更加宽泛,能帮助更多的家长。

王明珠老师将小组合作式教育法引入到家长会上,和家长探讨找出本班孩子突出的3个共性问题,在家长会上带领家长学习核心素养,让家长自我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案。会后班主任深刻的感觉到这次家长会是一次极具针对性的讨论,并有效的缓解了家长们的焦虑。

而特需学生的教育主要由胡敏老师和陈灿老师举例分享。两位老师一位针对如何关爱自闭症患者,一位面对青春期孩子叛逆特性的追源做了分享。

胡敏老师自1年级接班时,发现了这名自闭者患者,通过网上自学交流方法到平时的细心关注,以及利用孩子到医院固定治疗不在学校的时间向班级同学普及自闭者患者的常识并带领班上孩子一起关爱自闭者患者。经过两年的耐心引导,这名自闭者患者已经能主动回应老师和同学的问候,能为班级的荣誉而喝彩。看着孩子一点点的进步,胡敏老师由衷的感到做班主任的幸福。在关爱学生的同时她还总结了4点智慧化管理班级事务的方法:强化认识,及时奖励,加强管理,注重细节,让所有的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习惯意识,在日积月累中将习惯成为习惯。

低年级注重习惯的养成。到了毕业班,更多的会关注青春期教育。在面对和自己身高相同,思想前卫的孩子面前,如何做好青春期教育是所有高年级班主任和家长都很关注的焦点。在陈灿老师班上就有一位这样的孩子,自5年级起在班主任的婉转告知下,家长虽然意识到孩子青春期的变化,但一直秉承“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教育方法,一直持续到6年级上学期,孩子已经开始完全不做作业,用各种奇怪的方式在班上制造动静,引发自我存在感。在多次和孩子沟通后,陈老师转变方法从家长着手,了解家庭中出现的问题找寻孩子问题的根源。终于在班主任陈老师反复的沟通中,了解了孩子成长的故事,明白了孩子这些奇怪举动背后的原因。原来孩子小时候一直不在父母身边,一直觉得自己不被关爱,哪怕长大后回到父母身边,依然没有被爱的感觉,他不知道怎么和人正常的相处,他渴望和同学成为朋友,但一次次“自我意识”中的交流方式让同学们渐渐地和他越行越远。班主任用最大的关爱让孩子减少对自己的敌意,在一次次冷处理后,孩子终于明白,闹,不是获得别人认同的方式。在6年级下学期,陈老师终于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家长的变化,家长和孩子都从之前的无所谓变得有所谓,他们用行动期待得到同学的认可,也在摸索中了解青春期的变化。陈老师说,教师的育人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我们只有学会宽心、交流安心、待人耐心,才能和家长做朋友,和孩子共成长。

一个多小时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让大家意犹未尽,育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繁琐的班主任工作有苦有乐,只要付出真情,相信我们都能收获满满的幸福。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凝听,静待花开。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