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 德育之窗 > 家长园地 > 正文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

作者:武大一附小六(一)班学生黄文卓的家长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6年03月27日 点击数: 字体: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

----听家长培训会王开敏老师报告有感

我们是武大一附小一名六年级学生的家长。在没有接受家长培训的时候,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误区,听了学校组织的成功学生艾天同学母亲王开敏老师的讲座后,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对学校表示衷心感谢。王老师的很多观点非常好,比如“与孩子和谐六要素”、“送给孩子的十大礼物”等等,让我们认识到教育孩子不仅是责任,而且还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

一个人出生以后,从小到大,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生活在家庭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时刻影响自己的孩子。孩子每天都会看到并从中学到家长的好的和坏的东西。家长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给予孩子影响,甚至有的还将伴随着她的一生。谁都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通过正确的教育来完成的。如何成功的教育、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困惑着许多家长,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的配合对于孩子的发展根本赶不上现代社会的需要。学校举办家长学校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家长找到了和学校配合的方法、如何教育现代孩子有了明确的方式方法。现在通过家长培训会的学习懂得了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正确引导、全面发展、言传身教相结合,对孩子的要求适度,逐步使孩子养成自觉、好学、勤学的习惯。要使孩子德、智、体、艺全面发展,要有耐心和学校老师密切配合,及时发现和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随时和孩子沟通,减轻孩子各方面的压力从而得到健康全面的成长。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行业、专业、工作,有数十种、上百种,许许多多:有的是修铁路,有的是盖房子,有的是种庄稼、给病人治病、缝衣服等等,但是有一种包罗万象、最复杂和最高尚的工作,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而同时在每个家庭中又各是独特的、不会重样的工作,那就是对人的养育和造就。”他还深刻论述:“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础上的,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无数的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左右孩子一生的命运。成功的家庭教育促进孩子快乐、健康地发展,很快成为成功的人;而不成功的或带有缺陷的家庭教育,让孩子不思进取、缺乏责任心和荣辱感,甚至成为连基本的社会道德都不具备的人。因此,忽视家庭教育就等于忽视孩子的前途。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也存在其不足,容易出现包办代替或唯我独尊的现象。而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教育的社会化活动。学校教育的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以及教育教学的一切物质设施等等,都是家庭教育所不能比拟的。所以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势在必行,学校教育可以指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

我们认为,家长应逐步树立较为科学的教育观,明白孩子虽然小,但决不是父母的附庸,孩子是一个人,作为人,父母要平等地对待他,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自尊心,要理解孩子的感情,平等的与他相处,充分的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特的创造价值。

应该在了解孩子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了解孩子的个性差异,对孩子作出比较全面、正确的评价与衡量,客观地评价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区别,了解孩子之间的差异性。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找到与孩子交流的共同语言,多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看电视,关心孩子的心事,及时帮孩子排忧解难,在生活中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知道孩子需要怎样的帮助。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多和孩子商量着解决问题,而不是用自己的观念、模式、思维定势和心理定势去认定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不能利用父母的权威去压制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权利,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情感。

我们非常欣赏王老师说的赏识教育法。孩子喜欢成功、喜欢称赞,这是儿童的基本特征。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他们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赞扬。在一个孩子成长的历程中,令他们记忆最深刻的不是长辈的批评,却是那些难得的赞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孩子们也不例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大多来源于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周围人给他的评价是积极的,肯定的,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能行,就会在生活中树立起自信心来。反之,如果周围的人总是给他传递一些消极的评价,如批评、指责、打骂等,孩子们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无能感,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美国职业演讲人马文-马歇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种下的花没有我们预期的长得那么好时,我们不会责怪花,而是探寻花为什么没有长好的原因。可是,当我们的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却总是责怪他们,而且夹带着批评和唠叨。”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很多家长都犯过类似的错误。包括我们自己。所以,从现在起,当我们的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应该更多地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同时帮助孩子仔细分析情况,查找原因。有一次,孩子放学回家告诉父母他这次考试没考好,我们立刻放下自己手头事情,和孩子一块把考卷拿出来,看看哪些内容没有掌握,为什么没能掌握,是上课时没认真听课,还是作业没有认真去做,还是老师讲的太快,自己跟不上,或是别的原因,比如粗心大意。找到原因后再对症下药,想出解决的办法。

教育需要大眼光。大眼光就应该拉长一点“焦距”。焦距拉长了,才能看到学生的全身而不是局部,才能在分析他们的优点与缺点、长远发展与短期发展等问题上客观公正,才能因人施教,宽严适度。按说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但是有时候因为他们看孩子太近,反而看走样、看失真了。很多时候,老师对学生的缺点如数家珍,指指点点,对明显的优点却视而不见。这便是中国家长与教师容易犯的通病。

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倡导“拇指教育”,还是奉行“食指教育”?中国父母动食指(指责)多,伸拇指(赞扬)少。西方的教育观念崇尚宽容,对孩子是YES多于NO。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将“拇指教育”奉为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不可一概地认为“食指教育”百无一利。只有根据教育的不同内容和孩子的不同情况,区别孩子所处的不同场合,选择运用不同的“指头”,赞贬交替,各有侧重,方能奏效。家庭教育注重的是严以律己,自省自责。中西方的教育方法孰优孰劣,孰利孰弊,不能简单取舍,一概而论。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母 亲 感 言
下一篇:教育孩子心得